戲院下檔相隔一年多才出DVD, 這部片如同美式足球的人氣在台灣依舊是個冷門運動, 但還是要感謝抱著服務人民肯願意發片的片商, 讓大家到出租店可以租到, 若不幸, 你家那邊的店完全對這隻片無感或是附近住了很多美式足球迷導致你租不到, 或許上PCHOME買, 也是不錯的選擇, 一片三百多塊, 絕對比你開房間還便宜, 感謝CATCHPLAY啦!
DRAFT DAY, 中文譯名為超級選秀日, 如果男主角是阿諾, 片名有可能是魔鬼選秀日, 又如果男主角是地表上最強老爸連恩尼遜, 片名或許會被叫做即刻選秀日, 那唐老大來演, 豈不就變成速度與激情之選秀日, 不過男主角是凱文科斯納, 片商對於片名就沒啥搞頭, 言規正傳, 個人認為這個片名還不錯, 加個超級, 比起單翻選秀日更有力量, 也可呼應每個球隊的終極目標---超級盃.
故事從克里夫蘭開始, 位於美國中部俄亥俄州一個不靠海的城市, 也是個離冠軍有點遠的地方, 上個球季大家已經見識到了小屁孩到了克里夫蘭還是個小屁孩, 所以這個城市的居民現在只好期待著小皇帝是否可以幫忙一下, 桑尼, 本片的男主角, 克里夫蘭布朗隊的球團經理, 故事的時間點發生在選秀日的前好十二個小時, 而在這段時間內, 所有人生, 事業, 感情問題同時間湧入, 需要處理, 桑尼是否能順利解決呢?
球團經理的角色扮演有點像是一家餐廳的採買, 而廚師就是教練團, 採買四處去買食材給廚師們料理, 煮出來的菜好不好吃, 客人捧不捧場, 業績是否有蒸蒸日上, 這些可都是老闆要看的東西, 所以當球隊戰績不好時, 經理與總教練通常是最先被請走路的兩位, 所以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何常常會有經理與教練出現不合意見的新聞, 桑尼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到好球員, 不過這個工作, 看似不用練什麼肌肉, 不用懂什麼戰術, 只要在辦公室接接電話, 看看報告, 涼誰涼誰地~根本是個爽差呀! 不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雖然球團經理不用整天喝紅牛, 操體能, 不過他卻是壓力最大的人, 這些壓力來自老闆, 教練, 球員, 親人, 甚至球迷, 以及與論.
"水花, 人們付錢來看球就是要被弄濕"
"Defenses don't make a splash, people pay to get wet."
這是老闆對桑尼的要求, 製造一個大水花, 他認為防守是搞不出個什麼屁, 吸引不到鎂光燈的焦點, 讓他可以笅掰, swag一下, 我認為這個要求倒不是挺難, 用第一輪選秀權選個大頭常常在ESPN體育中心出現, 或是有上過運動畫刊封面的白人四分衛就可搞定, 工作上, 我們常會遇到一個問題, 而解決方法需要trade-off, 而桑尼用了布朗隊連續三年的第一輪來跟海鷹換今年的第一指名, 以確保布朗可以拿到威斯康辛州大的波.卡拉漢, 帥氣, 優異的戰績, 白人四分衛, 這就是老闆要的水花, 遵照上頭指示確實執行任務, 是個聽話的經理人, 不過這樣的做法, 只能稱為是公務員型經理人, 完全只要play safe, 不要被老闆罵就好, 自己也可保住位置, 但出賣球隊的未來, 球團內部當然幹聲四起, 而在我們職場周遭不乏這樣的人物, 只聽老闆的話, 不顧周圍的建議與反彈, 捧LP為最高指導原則, 個人經驗這樣的畜生通常可以被promote成高級畜生, 噗茲~當然如果電影這樣演, 我們乾脆來去看"莒光園地"就好了!
工作上免不了要跟公司內部上上下下協調, 好取得共識, 給偉大的客戶一個交代, 這又是個trade-off了, 你的同事總是不希望你喇一堆賽回來, 不過為了公司, 你還是必須去做這些LDS的工作, 同事開始靠么, "馬的, 幹嘛又搞這些東西啊?", "幹, 又不是我願意的", "你不知道我很忙嗎?", "拎涼ㄟ, 甘我屁事啊", 以上當然是個不入流的同事溝通術, 身為個專業小工的我們, 可不能用這種三字經溝通法, 對! 桑尼可不能用這種方法來跟那個拿過冠軍戒指就自以為厲害的總教練來溝通(對, 就是那種去過外商或喝過洋墨水就以為自己是喬丹的那種人), 剛來到克里夫蘭的新教頭最想要的是個跑鋒, 每天來跟哭么(這個腳色應該是本片最會哭的吧? ), 不過怎麼辦, 為了滿足老闆的交代, 卻又讓教練不爽, 似乎陷入兩難的桑尼該怎麼做, 才能Win-Win呢?(請做出醫龍那個院長的動作).
現在的職業球團已經不敢再把球迷當成人形看板, 不然小看網路傳播散布的力量, 球團只有被等著K個滿頭包, 但球迷總是有矛盾的地方, 一方面跟球隊老闆一樣喜歡水花, 有個新人大物可以加入自己喜歡的隊伍, 另一方面又跟教練一樣, 希望加入的新人是符合球隊所需要的, 可以補足戰力均衡發展, 但或許沒有世間情的狗血劇情, 但其實球迷是最好搞定的, 基本的戰績是一定要的, 撫慰球迷的心更是不能少, 片中加個油就看到停在路邊沾滿灰塵的車窗上寫著"FIRE SONNY", 開個車收聽廣播也是劈哩趴啦幹譙著桑尼, 我們每次看著披著阿曼尼西裝, 腳上穿Kenneth Cole皮鞋的球隊經理人, 在媒體面前發表著球隊動向或交易, 光鮮又帥氣, 身上卻背負著常人無法想像的壓力, 在這喘不過氣的壓力之下, 做出最明智的決定將是非常大的挑戰, 我們都喜歡買星巴克時店員在杯子上畫個笑臉, 那天看到被畫個中指的話, 還真是很囧...
本片女主角是珍妮佛嘉納, 感覺很乾, 看了兩次, 還是覺得這個腳色很乾, 加上凱文科斯納沒啥表情的演技, 這兩個加起來....更乾, 要嘛就找個有拍過運動畫刊的花瓶, 這不上不下的局面, 還真是....乾啊...
當然上面的小瑕疵並不會影響到本片的主軸--選秀, NFL的選秀跟NBA的選秀是職業運動中比較有可看性的, NBA的話第一輪很多都是即戰力, NFL因為人比較多, 在第二輪前甚至第三輪都有可能是球季開打就可以上場的球員, 大聯盟則需要等個好幾年的養成才有可能上場, NFL每年五月都會在紐約的RADIO CITY舉辦, 這個時候正好是NBA的季後賽, 有時收視率還會比NBA高, 真不愧是全美第一受歡迎的運動, 不過今年首次移到紐約以外的城市風城芝加哥舉辦, 電影中各個球團每個人都心懷鬼胎, 就跟菜市場的大媽一樣, 想用最少籌碼去得到最大的利益, 我們去評價一位GM的話, 建議可以簡單從幾個地方來看,
1.他簽了誰?
2.他用多少錢簽?
3.他交易了誰?
4. 經手的球員對球隊有多大的貢獻?
一個好的球隊總管, 不只是要清楚自己的球隊, 更要清楚其他隊需要的是甚麼, 所謂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挑選球員更不能只是看大學出賽的成績就把他加入最愛, 而需要更多方面的情報來評價, 不論是場上表現或場下的作為, 片中有一段描述到舊金山四九人隊的四分衛蒙坦那的故事.
1989年第二十三屆超級盃, 第四節剩下三分十秒, 16-13, 孟加拉虎暫時領先, 四九人在自己的八碼線起攻, 在這三分鐘內, 四九人距離達陣區還有92碼, 進攻隊員圍起來(huddle)聽取戰術, 在這緊張萬分時刻, 蒙坦那突然冒出一句 : "那是坎第(John Candy)嗎?", 坎第是位加拿大籍的喜劇演員, 他當時正站在線邊, 挖~你能想像在這樣超大型的比賽之下, 蒙坦那居然還可以如此泰然, 比賽最後剩三十四秒蒙坦那傳給泰勒, 那是個致勝的達陣!
沒有強力傳球的臂力, 總是蒙坦那最被人批評的地方, 如果只是看表面就沒辦法看到球員的更多面, 要成為優秀的GM似乎也得具備透視眼才行啊!
電影後段為最精華的部分, 尤其是隨著選秀限時時鐘(註)的滴滴答答, 桑尼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與敵隊GM進行交易, 不知他到底會做怎樣決定, 觀眾的心臟也隨之起伏, 他是要做個聽話的好孩子? 還是以全隊戰力為考量? 還是要證明自己可以打造怎樣的隊伍? 到底怎樣做才是最好的, 有空大家可以租來看看吧!
"選秀會完, 你要走再走吧!"
(註)在每個順位選秀的中間有十分鐘的空檔, 這時間可以讓球團作選擇或與其他球團交易
後記: 這部影片去年就上檔了, 不過大概也就演了兩三個禮拜, DVD的推出直到今年四月才有, 我認為近年最優秀的GM非西雅圖海鷹隊的史奈德(John Schneider)莫屬,
最著名的就是2012年第三輪選進了四分衛Russell Wilson, 他職業生涯第二年就帶領球隊拿下隊史上第一個超級杯, 另外, 轟音聯盟(Legion Of Boom)的幾位也是他選來的, 包括Earl Thomas(2010第一輪), Kam Chancellor(2010第五輪), Richard Sherman(2011第五輪), 以及從水牛城交易來的Marshawn Lynch, 而最近的重大交易就是用第一輪選秀權與Max Unger去交換紐澳良聖徒的接球員Jimmy Graham, 這是很令人期待有甚麼火花的一檔交易, Go Hawks!
2010 Draft 1st Round
圖片來源: Zimbio